地狱还有鬼,就需要有佛
赵德胤
Midi Z
2016 年 9 月 18 日 - 文/帼杰
本文首发于搜狐娱乐
出生于缅甸的台湾籍导演赵德胤,近几年在国际影坛所获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。师承侯孝贤李安,但一直有自己的创作语境和主题关怀,赵德胤已经从七年前的金马电影学院学员,渐展大师品相。
其第四部剧情长片《再见瓦城》在“威尼斯日”单元首映后,获得了媒体和评论界一致称赞,《好莱坞报道》写到“师承侯孝贤,并体现了杨德昌的电影哲学反思……赵德胤证明了,台湾新电影的精神依然非常活跃。”,《综艺》则盛赞“赵德胤对情绪、节奏和表演的控制,建立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戏剧。”
影片依旧以导演最熟悉的东南亚华人生活为背景,讲述了年轻的阿国和莲青和很多缅甸华人同乡一样,从边境偷渡到泰国打工,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。然而现实的残酷是——一张小小的身份证件就能难住这些没有出路的人们,有的人自甘堕落、有的人有更远的目标,而两位互生情愫的主人公,也在残酷的现实和无望的追寻中,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。
演技靠训练,没有明星只有演员
相比较“明星”或者“艺人”这样的称呼,赵德胤从来把自己的合作者定义为“演员”,不论是偶像出身的柯震东,还是合作过多次的吴可熙。因此,《再见瓦城》放映后,外媒认为两个演员的表演引领了观众,这样少见的对亚洲演员的高评价,让导演非常惊讶和高兴。
在合作上,赵德胤看重的不是人气和明星光环,“我觉得他们专业,他们有能力演出这个角色我就找他们。”。专业合作之外,赵德胤希望和自己演员的关系像家人,若能在一些观念上对他们有一些好的影响,那就更好。所以在他的影响下,小剧场舞台表演出身,自认并不懂电影的吴可熙,被导演要求着看了《三峡好人》和《悲情城市》,开始懂了电影中的美,明确了自己想做的表演工作。经历过人生和事业低谷的柯震东,在他的影响下学会去看事物最原本的东西,所以在红毯照被评“沧桑”时,柯震东的反应依然放松平和。
在半个月就能拍一部网络大电影的当下,也许很少再有导演要求演员空出整整一年的档期时间来准备角色,也很难有演员接受这样“苛刻”的条件,而他们为这部戏做到了。赵德胤会把柯震东和吴可熙带回家,跟他和家人学缅甸话、读剧本、还有做家务体验当佣人,然后把他们扔到缅甸和泰国工厂里做工,自己消失不见。为此,柯震东真的灰头土脸去缅甸和泰国当工人,吴可熙在小餐馆刷了六个多月的碗。他们和工人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上工,直到现在在采访中吴可熙都会脱口而出“我们同事”怎样怎样。没有经纪人,没有助理,别人拍一部戏学会高大上的技能,他们学会了在脏破的小餐馆刷盘子洗碗,学会了纺织分线,在130多度的高温里上浆,工作环境危险恶劣到每天上工前要先拜四面佛。很多演员常把“体验生活”挂在嘴边,赵德胤和两位主演却更常说“训练”这个词。“体验”只是去感受,“训练”却是在体会、学习之外,加一层有意识的模仿与再现。所以两个土生土长的台湾演员,学会了夹杂缅甸方言的云南官话,拍戏时好几次他们差点被当地人认出,都是靠地道的泰语和缅甸语蒙混过关。
就这样,他们用一年多的时间,从穿着到状态、从语言到技能,将自己训练的与真正偷渡劳工没有差别才开始拍摄,也因此才有了首映现场观众看到光鲜亮丽的他们发出“完全认不出!”这样的惊呼。
赵德胤之前的影片从来没有剧本,除了受当时拍摄条件限制,也因为导演更善于根据真实的生活随时即兴创作,他从不明确对演员说该怎么演,只在不停地观察后才反推剧本,并全然信赖经过了大量“训练”后的演员表演。女主角吴可熙笑谈《再见瓦城》是她第一次在赵导这里看到剧本,但仍然会有每天改戏加戏的情况。比如赵德胤看到两个人在纺织厂打工时身上常常有线头,就有了后来影片中阿国给莲青戴项链后从她肩头摘线头,这个透着暧昧、吸引、亲近却又克制、并且无比真实的动人细节。
艺术就是创作者对真善美、对爱恨情仇的看法
“缅甸大概有三百万到五百万华人,全东南亚可能三四千万华人,这些华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流浪在其他国家,说的是一样的语言有一样的文化。但是我们小时候去中国探亲的时候,在边境,人家是要检查你身份证的,很明显你有中国的身份和缅甸的身份待遇是不一样的,你每天都这样感受,在创作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提出来了,表达出来了。”
身份认同问题,几乎存在于赵德胤每一部作品中,从《穷人、榴莲、麻药、偷渡客》以及之前的短片开始,不管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,其镜头下的主题未曾变过——表现东南亚地区华人的真实人生和境遇。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,来自于自己的兄长,以及16岁时在全家倾尽所能支持下来到台湾的经历。
“为什么要一直拍这些?”
“我生活周遭的感受一直是这样的,就跟地藏王菩萨一样,人家问为什么你一直在地狱里面你不上天堂?因为地狱还有鬼,就需要有佛。就是这么简单,艺术就是这样,它的存在就是在解读你个人对黑暗或良善,真善美,爱恨情仇的看法。”
但是赵德胤也表示拍到《再见瓦城》可能就差不多了。在等待更好的机会和更多资源期间,他一直在准备,硬件条件上的、经验上的以及人生观方面的。他认为转型关乎的并不是简单的“类型”两个字,而是对一个领域的投入和理解,关乎创作者的哲学观世界观。“导演不是在主导观众去看电影,而是去勾起观众原有的情感去共鸣演员当下的状态”,赵德胤认为在引发观众个人感动的过程中,甚至连故事本身都不重要。连故事都只是表象,那么“类型”这仅仅起到载体功能的事物,必然也不会成为束缚赵德胤创作的枷锁。
在今天的《再见瓦城》之前,赵德胤都将情感倾注于“一路走来”的过去,用了四部剧情长片和多部短片纪录片,梳理好“异乡”“身份”“贫穷”“转变”这些影响他过去生活的主题。如今在完成自我探索之后,他将去用更开阔的视角讨论更广泛的议题。“你的人生对生活物质或基本的身份表象都已经没有太多的需求,我的生活变好了,很多东西都没有那么困难了,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——你的心灵跟家人,跟家乡又有隔绝了,时间跟空间改变了,你回不去了。”
据悉,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将是科幻题材,一位吸收脚下土地所滋生养分进行创作的导演,会怎样做出类型片的尝试,这非常让人期待。无论如何,我们希望看到这位华语电影新力量的代表,在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